紫科環保董事、副總經理湯興明認為,當前大氣治理的目標已經不只是要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老百姓并不滿意,感知并不好,霧霾、污染等現象仍存在。老百姓的民意才是我們和客戶的終極目標。
?
紫科環保成立于2002年,在成立之初就鎖定有機廢氣及惡臭治理領域,并引進了國內外的先進技術消化吸收,成為擁有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創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工業客戶與市政客戶的占比為約為60%與40%,不斷完善的第三方運營也不斷為業績增加新亮點。紫科環保2016年新三板掛牌,據年報顯示,2016年,共計營收1.13億,同比增長22.31%;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2.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62%。
?
公司目前擁有的工藝為“核心技術”+“組合工藝”,有機廢氣VOCs及惡臭具有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和實際工況為客戶提供高效率低耗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從源頭為廣大客戶提供有效服務。
?
目前,紫科環保一方面通過資本與技術的無縫對接將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在運用互聯網+、智能化設備等充實、強化第三方運營理念。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家企業,在2017年上海環博會上,中國大氣網采訪了紫科環保董事、副總經理湯興明先生。(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國大氣網(右一)采訪紫科環保董事、副總經理湯興明(左一)?

紫科環保亮相2017年中國環博會,展商紛紛過來洽談、咨詢
?
新三板到主板 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
中國大氣網:新三板掛牌以后,紫科環保有沒有準備主板上市,大概需要幾年完成?
?
湯興明:有目標才有動力,打鐵還需自身硬,目前階段還是要沉下心練好內功面對更激烈的競爭和挑戰,贏得更廣闊的市場份額和廣大客戶的認可,樹立精品工程的理念,把紫科打造成一流的環保企業是我們的目標和努力方向。
?
??中國大氣網:新三板掛牌以后,企業領導個人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湯興明:掛牌成為公眾企業,無疑對企業形象和社會公信力都有較大提升,但也同時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更重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得紫科人不斷奮勇向前,為了有一天的藍天白云,我們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
中國大氣網:在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方面,您有何見解?
?
湯興明:近幾年,尤其是霧霾出現以后,大氣產業受到了重視。很多做環保的企業開始關注并投資大氣市場。大氣的展商越來越多,大氣市場的活躍度還是蠻高的。
?
大氣市場活躍的同時也存在競爭,要抓住機遇,首先要依靠技術矗立于市場,通過提升技術以適應市場需求。大氣治理市場熱,但是門檻不高,有很多同質化,惡性競爭。技術是企業做強的基本保證。企業想要做大就需要打通資本市場,目前,政府、做水處理的企業都在進行PPP項目,中小企業很難競爭。企業進入新三板、IPO融資的目的就是對接資本市場,通過資本與產業融合來實現企業的做大。
?
走產融結合是一種趨勢,北控、桑德也在提倡共生、共贏等概念,博天、碧水源等都通過依靠產融結合將資本擴大。像紫科環保這樣的中小企業必須依靠技術,這些技術已經有了十幾年的發展歷史,把技術放在首位,做扎實,然后接通資本,爭取市場,這是我們的路。我認為只有技術沒有資本的中小企業也很難做大。
?
我們需要做的是融入生態,共生共贏,創造價值,為中國的環保事業添磚加瓦。
?
???“互聯網+”推動第三方運營理念的發展 達到“民意”終極目標
?
中國大氣網:目前環保市場上PPP模式興起,大氣市場上PPP模式發展怎樣?
?
湯興明:目前,大氣治理市場上采用PPP模式的很少,大氣治理的企業大多規模比較小,發展PPP模式需要更雄厚的實力。我們提出了第三方運營理念,第三方運營實際上是將設計、工程、安裝和運營整合為一體的服務理念,更簡單的講,就是需求方把所需要的治理目標告訴治理企業,治理企業負責整體運營,這相當于EPC工程。目前這一理念在大氣領域的集中度不高,有潛力。紫科在這方面的業務為30%左右。
?
第三方治理也是我們的目標。目前,紫科打出的概念是“產業園區、集中處(治)理”。將不是一個項目、產業的企業集中起來治理,這樣既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又能節省客戶成本。
?
中國大氣網:第三方運營和PPP有什么不同?
?
湯興明:第三方運營不同于PPP模式,第三方運營可以做企業做過的項目的運營,企業可以做工程,我們(第三方)可以做社會服務、運營及維護。第三方運營不能享受PPP帶來的政策優勢。
?
中國大氣網:目前除了有機廢氣和惡臭,紫科環保有沒有想過拓展新的板塊?
?
湯興明:目前我們正在通過互聯網+技術植入整個在線監測系統,可以讓客戶更直觀的了解治理效果,是否已經達到國家標準,定期做檢測。互聯網+ 技術可以做在線檢測診斷,維持穩定性。
?
目前我們將互聯網+,智能化設備引入,就是想讓客戶更直觀的看到數據明顯優于國家標準,隨時查到設備運行的情況。政府對此也非常重視,我們希望未來這一方面和天氣預報一樣隨時查詢,觀看。
?
這樣的設備一般維護期為1到2年。機器、設備的材質不同,比較復雜。我們的保質期一般要保證設備的革新需求。設備和耗材每年都需要費用來維護,第三方運營模式里面就囊括了這些材料費用。企業既然愿意將運營交給我,就不用在管理了,都由第三方負責。
?
中國大氣網:從客戶的角度說,客戶需要是什么?
?
湯興明:這已經不簡單是國家標準的問題,以往,客戶的目標是要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即“國標”,但是現在,老百姓并不滿意,感知并不好,霧霾、污染等現象仍存在。達到老百姓的期望和意愿,民意才是我們和客戶的終極目標。
?